和家人好好說說
時間:2021-02-22 10:58 來源:博大實地公司—王莉珍和弟弟吵架了,事很小,不激烈,但很生氣。
起因是爸爸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發了一條征兵的推文,我帶有私心地艾特了弟弟,說試試?他卻很不客氣回了我一句。我強壓心中的怒火,嘗試著去引誘,并希望他能屈服于我,但他那不知所謂的拗勁兒終是惹毛了我,我說他“一天甚也不干就玩手機”,他以“我就混吃等死”終結了話題。我那素來為人友善的老父親試圖挽回局面,默默地發了個紅包,而我們悄無聲息地領了紅包后并沒有再多說一句話,就這樣又一次陷入了寂靜。
我想,難道是從小在沒有負擔的環境中長大,讓他主張沉默,不去冒險?事實上我那所謂的沒有負擔,只是欲加之“愛”罷了。我常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自居,想著法兒地誘導他,希望他能往我們期盼的方向發展,為了他以后走出校園能更容易被社會接納。我希望弟弟能過得好,但他不是我的希望,他是他自己的希望。
在我心中弟弟算是懂事的,會主動體諒父母的不易,不惹事、不攀比,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卻對最親近的人漸漸失去耐心。不只是弟弟,很多人也是。
我和弟弟相差七歲,我們村的小學離家比較遠,雖然現在只有幾分鐘的路程,但在當時即便是趕著拉拉車也要走半個小時的,于是注定我們從一入學就要開始住校的生活。為了能讓弟弟提前適應學校的生活,父母決定在我五年級的時候讓他提前一年入學。弟弟和我住在一起,第一次離開媽媽的他多少有些不適應,晚上常哼唧著要媽媽、要喝水,我是如何安慰他入睡得想不起來了。但對他表現不耐煩的事情我卻記憶猶新,或許是因為在這其中摻雜著我的一絲悔意。有次正在上課班主任告訴我弟弟尿褲子了,我不耐煩地出去拉起趴在窗戶邊看我的弟弟回宿舍換衣服,那會兒的天氣屋里已經開始燒爐子了,我是那個環境下弟弟唯一信賴的人,但當時的我并沒有意識到;再比如兩個人搶飯吃把剛打的一缽子飯倒地上時,我會順手從弟弟后腦勺狠狠扇一巴掌,以至于現在我都懷疑他的腦袋不太靈光,是不是也有我的功勞。
大姑父去世很多年了,前段時間他的兒子在我家提起大姑父在世時,常問他一些事情,他卻總是愛答不理,語氣態度都很不好,他說現在想起來那會兒自己真不對。那天他喝了一些酒。
從今以后,和家人好好說說話吧,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