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集團董事局戴連榮主席在青年員工座談會上這樣說
時間:2021-05-04 07:18 來源: 瀏覽次數:12753在博源集團青年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1年4月30日)
博源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 戴連榮
青年員工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五四”青年節快要到了。今天特意安排一個座談會,我想和博源的青年員工們做個交流。
在座的各位,都是博源的青年員工,也是博源的未來。對于你們來講,博源是你們的舞臺;對博源來講,你們是博源的未來。博源的未來,就是你們的未來,你們的未來也將成就博源的未來。
因為你們已經選擇了博源,成為博源大家庭的一員,博源的每一步,都與你們相關聯,你們的每一步,同樣也與博源的發展息息相關。對在座的大多數人來講,可能博源將是你一生的唯一選擇。因此,在你們漫長的人生事業道路上,博源將和你們相互陪伴、相互成就、相互成長。我希望博源的未來,因為你們而更加精彩,更加輝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年輕時代,包括我自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曾講過,“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如何在這個最富活力、創造力、感悟力的人生階段,有所作為,不負自己,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歷史,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話題。
今天想圍繞三個方面的話題和大家做個交流。
第一:博源將做什么。第二:青年人在博源怎么做?第三:博源將給大家創造什么機會?
一、博源要做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在每年的工作會上,在今年的年會上,我都講過很多了。產業方面:現在我們主要是純堿、小蘇打、煤和煤化工,甲醇,花生油,還有幾家酒店。下一步,重點打造阿拉善天然堿開發項目。項目已經全面開工了。項目建成后,產能將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博源將成為在中國乃至世界純堿市場上都有話語權的經營者。這一目標是可以預見和一定要實現的。那個時候,除了純堿和小蘇打,我們的其他產業,包括肥料,花生油,日用小蘇打,都會形成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博源將是一個業績非常好的企業。當然,“產業博源”只是博源的一個方面。因為博源創立的時候,我就講過,博源要“產業立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文化塑企”,這樣的博源,才是豐富、完整、和諧而且有內涵、有生命力的。所以,我在前幾年講過“博源夢”的概念,“我希望博源成為一個基業長青、團隊卓越、文化優秀、員工幸福的偉大企業,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希望、人企和諧、受人尊重的百年企業”。這是我們的愿景。另一方面,從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方面講,博源一直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并重,堅持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并舉。所以,博源的產業發展到哪里,就把綠色帶到哪里,并努力追求清潔生產,努力實現“零排放”。這是博源能夠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談論博源的未來,是想告訴大家,博源要創大業、干大事,博源有你們馳騁的舞臺,有你們發展的平臺,足夠支撐你們的夢想或者說理想。博源的發展需要人才,需要大家,同樣,大家也需要博源。在未來的日子里,博源要與自己的員工,要與每一位博源青年相互成就、相互成長。
二、青年人在博源該怎么做?如何更好地成就自己,更好地成就博源?
這個問題,是今天交流的重點。
(一)青年人要立志,要有理想,要定目標。
古人說,人無志不立。人生要有目標。毛澤東青年時代,具體而言,是17歲離開家鄉的時候,寫過這樣一首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現在讀來,都非常震撼人心。志向對于我們個人,就像是領航的燈塔。有了燈塔就不會迷航。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人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個“成功”或者說“成事”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人。志存高遠,是一種選擇。我認為,對每個個體來講,特別是已經參加工作的青年來講,給自己設定一個通過努力和奮斗能夠達到的最高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的最大潛能,做到自己能達到的極限。你們工作崗位不同,設定的目標不同,但給自己一個規劃和目標,人生的路、事業的路,就像有導航一樣,會走得更好、更遠。管理出一流企業,做一個優秀管理者,當董事長總經理,這是一種志向;要搞營銷,把小蘇打賣到全世界,把花生油賣到全世界,這也是一種志向;要當個技術大拿,當最好的電工,當最好的鉗工,當個最牛藍領,這也是一種志向。所有人的夢想,往大了說,是“中國夢”的一個組成部分。說小點兒,立志、立業,是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夢想。有目標,就要自律,就要約束自己向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千難萬險、千辛萬苦,都在所不惜。而且,目標是動態的,實現了一個階段目標,就要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以此為動力,再去努力實現它。這就引出我的下一個話題。如何實現目標。不管目標是什么,都要立足自己的崗位,要有擔責任,挑大梁的抱負。
(二)青年人要努力,要奮斗,要拼搏。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目標是靠奮斗來實現的。怎么奮斗?我認為,對已經進入職場的青年人來說,不僅要有理想、有信念,不僅三觀要正確,還要樹立正確的“工作觀”,也就是我常說的時刻“在狀態”。我們常說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居于最頂層的。在“三觀”引領之下,對我們來說,最緊要的,最現實的,是要樹立正確的“工作觀”。我認同這樣的觀點:“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觀”的核心是你工作的態度。
首先,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我們的人生,對大多數人來講,很難做到“喜歡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大多數人是被時代推上了有違初衷的人生道路。無論是后來成為偉人,還是一生平凡。新中國力學奠基人、大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1931年,以物理5分,化學和數學合計20分,以及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的歷史系。同年,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這個消息后,拍案而起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要轉學物理系以振興中國的軍力”。他毅然決定棄文從理,并為之奮斗終生,做出曠世功勛。他留下一句名言:“我沒有專業,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日本的“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上高中時的理想是學醫,但沒有能考取醫學院,無奈學了化學專業。但他邊學、邊實踐,培養自己對從事工作的無限熱愛,“把工作當作一生的修行”“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誠實地”“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最終成為創造兩個世界500強企業的經營之圣。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或者職業不是自己初始的愛好和興趣所在。那么,這個時候,不要糾結,最現實和理性的作法是:主動地選擇干一行就愛一行、鉆研一行,沉心靜氣,投入熱愛,投入時間,投入精力,全力以赴,追求做到極致,做到最好。你培養出來的熱愛,會成為你持續努力的引擎。熱愛不滅,奮斗不止。實現良性循環,讓你成就自己的人生夢想。
其次,要立足本職工作,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好,把當下做到完美。古人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都是同樣的道理。大事從小事做起。要專注、專心、專一,要全情投入,要努力成為本專業的專家、大拿。
再次,實現目標的路上,不要太心急,不要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眼光要長遠一些,要像竹子一樣,積蓄自己,沉淀自己,厚積薄發。因為有目標,人會更有定力,更有耐力。但是,讓大家不要心急,并不是當看破紅塵、與世無爭的佛系青年,不是做玩物喪志、沉迷手機的游戲青年。青年要有青年人該有的樣子。青年應該是什么樣子?我認為,就是要三觀正,有活力,有朝氣,有熱情,陽光開朗,樂觀向上,充滿正能量。順便提醒一句,我們在日常交往中,也應該遠離負能量的人。不要讓消極的人和消極的情緒影響你。
第四,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特別是對我們企業的員工來說,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要認真負責,有責任心,做事要有始有終,要善做善成;要認真地、專注地、專業地、踏實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要有不服輸的勁頭,有敢于挑戰的勁頭,有不輕言放棄的韌性。還要有“事來則應”的態度。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是好多青年人的偶像。我引用過他的一句話來證明事來則應的工作態度。他說,“我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對于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我在年會上說過,希望博源有越來越多的“自燃型”員工,不要當“不燃型”的員工。機遇、成功往往更青睞“自燃型”的員工。努力,持續努力,是一個姿態,更是一個態度,“不努力,當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都不會和我們打招呼。”付出比任何人都要多的努力,做事一心一意,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最終一定能夠成事。
第五,要終身學習,要積極地主動練本領、學本事。對“工作人”“職場人”來說,這是我們立身之本。要在工作中學,要向領導學、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學而時習之”,這是你們初中課本里就學過的,孔老夫子的名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強調要“邊學習,邊實踐”,這樣就能實現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我常說,要向有結果的人學習,因為結果不會撒謊。終身學習的理念必須要樹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后、就會掉隊。要勤學善思、勤學善悟,更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我們不僅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要把終身學習作為對自己的終身投資,堅持下去,最終就會收獲持續學習的“復利”。
第六、要有團隊精神。青年人要培養團隊意識。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一個人走得快,志同道合的團隊才能走得遠。
(三)對年青人,我提倡到基層去,到企業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我的一個建議,也是我的觀點。這不僅是提升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做出一番事業。古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新時代的年輕人,就要有這種干事創業的志氣、激情和氣魄。我們都知道,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當過七年知青,后來在正定縣從政起步,一步步成長為領導中國的核心。長期在基層工作、歷煉,錘煉了他的能力,毅力和敢于迎難而上的品質,也悟出了、形成了解決難題、復雜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可以說,基層的歷練是他高超領導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包括我本人在內,博源集團今天好多高層管理人員、好多生產技術的專家、好多專業領域的行家,都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來的。他們在我們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到基層鍛煉成長,是錘煉意志,砥礪品格,提高本領,成就事業的重要一站。
三、博源能給員工什么樣的成長機會?
這是第三個方面的問題。同時,今天我也想聽聽大家希望博源提供什么樣的機會和舞臺?
博源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理念:“為員工創造成長的環境,事業發展的舞臺,成功的機會;為股東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財富”。這是我們的企業價值觀。大家都知道,價值觀,是一個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核心所在,也是我們企業發展所追求的價值所在。“為員工創造成長的環境,事業發展的舞臺,成功的機會”,是博源價值觀里的優先選項。這是博源給所有員工的承諾,也是給青年員工的承諾。我們的人才開發、團隊建設、薪酬體系,用人機制都努力體現這一價值觀。今年我們還要進行管理改革,其中對選人用人機制、薪酬體系優化都做了安排。希望對青年人產生更好的激勵作用,大的原則還是要堅持“向奮斗者傾斜,向價值創造者傾斜。”集團公司在努力為青年員工成長創造更公平、更公開、更公正、更透明的競爭機制、成長機制,我也期待你們的成長,期待你們的脫穎而出。這需要你們自身專注地、持續地努力。各級企業領導,也要對青年人多一分關心,多一分愛護,多一分包容,多一分引領,通過機制、制度的保障和推動,讓年輕人在博源這片創業熱土上得到培養,得到歷練,得到成長,干出一番事業來。
在此,我希望大家盡快融入博源,融入博源文化。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博源文化是博源發展史、發展智慧的結晶,博源文化是每個博源人應該有的修為、修養和行為準則。“百術不如一誠”。我們追求的“文化境界”,提倡的“價值觀”及“誠信經商”的經營理念,是我們企業的靈魂,也是形成博源團隊精神、奮斗精神的基石。希望大家充分理解博源文化,學習博源文化,領悟博源文化。
在博源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對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公平的。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跑的快一些,有人可能跑的慢一些,有人取得成就早一些,有人可能晚一些。這是自然規律。我希望大家放平心態,保持謙虛的態度,不浮躁、不盲從,找準自己的節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有句俗語說的好: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每天比前一天進步一點點,就能積小勝為大勝。很多成功人士都說,自己的成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我相信你們也常聽到這句話:越努力,越幸運。努力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成功不了。稻盛和夫,一個不知名大學的普通大學生,靠“把工作當作修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斷確立更高目標”最終成為經營之圣。任何人成功、成事的路都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掙錢多,離家近,”幻想不勞而獲,幻想一夜暴富,然后開著游艇去夏威夷曬太陽,這種心態會毀掉一個人。努力工作,靠努力獲得幸福生活,這樣的人生,才值得尊敬、值得追求。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你們人生的關鍵一步邁向了博源。就像習總書記說的,一定要扣好人生的、工作的第一道扣子。你們在座的好多人,工作的第一道扣子是在博源扣的,博源會努力幫你扣好。但無論在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還是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都會有各種誘惑、曲折、考驗,都會遇到各種挫折、打擊、風浪。這是正常的。“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在越有耐心”。這個時候,要保持定力,更需要專注、堅持,把自己的時間、精力、資源都集中在你自己的核心競爭點和最重要的工作上,才會做出自己的最大成就。如曾國藩所說“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我相信,多年以后,你會慶幸,自己當初選擇博源的這個關鍵決定是對的。
當前,我們處在大時代、大變局之中。新時代很美好,未來更美好。在這里,也希望你們平衡好生活和工作,多多鍛煉身體,始終保持健康身體、健康心態,在人生的長路上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遠。
最后,希望你們,也祝愿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走上博源這個事業大舞臺的“C”位。
祝你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