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論劍”——中財龍馬學院與博源集團舉行座談
時間:2020-08-19 16:25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84778月15日下午,中財龍馬學院與博源集團在博源豪生大酒店三樓香港/廣州廳座談。前來博源大講堂講學的中財龍馬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民航總局原局長、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原董事長李家祥出席座談。中財龍馬學院執行院長萬剛、博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戴連榮及中財龍馬學院企投家項目赴內蒙古游學的企業家學員及博源集團相關管理人員近40人參加座談。
本次座談圍繞傳統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問題展開。博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戴連榮介紹了博源集團的歷史及目前的發展情況。他說,博源集團主要從事傳統產業,以天然堿化工起家,后期還做了天然氣化工、煤及煤化工(煤制化肥)等。疫情對實體產業也有深度的沖擊和影響。雖然我們企業自身的生存狀況還可以,但也面臨巨大的挑戰。特別是中央提出了以內循環為主體,內循環和外循環互動的戰略定位,我們 “產業實現內循環應該往哪走,怎么走”需要認真思考。他強調,博源的基本想法是要專注于、聚集于自己的優勢產業,在主業上,特別是天然堿化工領域,做精、做深、做強再做大,爭取有更強的市場話語權,解決好當下企業的生存問題,謀劃好未來的發展問題。
中國航空學會團體標準推進工作委員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減災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琥捷(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麗濤說:“客觀上,南方北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是對企業個體的約束和局限。高科技顛覆了好多現有的東西,傳統企業可以以現有產業維持生存,尋找新的發展點,做一些新的嘗試。”重慶迪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琦說:“企業的升級和轉型是現在很多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企業更多愿意提升級而不愿意提轉型。講轉型更多的是迫不得已,比如自己的行業被替代了。更建議企業梳理自己的核心技術,針對核心產品去做技術延展、技術升級、品牌升級。”中國智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軍說:“未來十年是大消費的黃金時代,對傳統產業行業,可以努力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起來,給產業資本插上金融資本的翅膀。另外,“5G是站臺,大數據是高速公路,傳統企業發展可以考慮與互聯網的更進一步融合”。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持人顏芳以“股民”的立場,與博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戴連榮進一步探討上市公司價值與企業前景。
中國國際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慧君和寧波齊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韓坤分別就自主創新、技術創新等內容做交流探討……
中財龍馬學院執行院長萬剛做總結發言。他說,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提法強調了在當前經濟形勢和大變局時代的一種底線思維。想要抓住它的核心點,企業家要提高對配套產業政策關注度,很多利好政策,企業應該積極跟進和研究。另外,內循環下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給予了我們更多空間去構建新的領域和發展方向。他提出具體建議:一是企業家首要的是聚焦主業,而不被“多元化發展”所框束;二是聚焦主業的同時要把上下游產業鏈的延展做到位;三是要擁抱金融與資本市場;四是傳統企業要學會應用新技術。最后他還就“智庫”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及基本路徑做了闡述。
據悉,此次座談是中財龍馬學院內蒙古游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中財龍馬學院內蒙古游學從8月13持續到8月16日。游學活動涵蓋博源大講堂、素質拓展訓練、參觀博源集團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游覽草原風光探尋蒙古族文化淵源等多項內容。此間,企業家學員們還參訪了內蒙古久泰集團公司總部及其聚烯烴項目、乙二醇項目。(文/高揚 攝影/孔令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