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推進化肥項目——專訪興安盟博源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飛鳴
時間:2013-11-04 10:46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6051秋天的興安大地,風清氣爽,氣候宜人,從飛機上往下看,美麗的原野上,河流穿梭期間,給人以美不勝收的感覺。在烏蘭浩特機場下了飛機,烏蘭浩特直觀地呈現在了記者的面前,市區里面樹林和樓群錯落有致,讓人看了心曠神怡。車到了坐落在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興安盟博源化學有限公司,看著106米高的造粒塔,150米高的煙囪,32米高的尿素框架……不由得被眼前正在建設中的30/52化肥項目所感染,“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興安盟培育優勢主導產業,促進工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的重要平臺。興安盟牢牢把握當前國家和自治區支持興安盟發展的難得機遇,進一步明確園區的總體規模、產業布局和發展步驟,積極協調,努力爭取,使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興安盟打造煤化工基地的現實抓手和載體。”項目建設現場廠房林立,車輛忙碌,一派繁忙景象。在項目建設現場奮戰的,是興安盟博源化學有限公司及各參建單位的建設者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項目的建設而奮戰。從雷飛鳴總經理到一線的員工,如果在辦公室找不到人,你就往項目現場去找,他們一定在項目現場忙碌著,用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澆筑著這座現代化工業企業由圖紙變為現實。在那里,當你看到宏大的場地布局和高聳在藍天里的煙囪、造粒塔,當你看到那些被太陽曬黑了臉龐的建設者們,當你面對即將投入使用的干凈整齊的辦公場所,你可以不會寫詩,但激情卻不可以不燃燒,因為建設者們所敘述的與所投身的雄偉場面,正在興安大地上演繹為一首“鄂爾多斯對口援建興安盟,展博源風采”的創業壯歌。30/52化肥項目工藝流程先進,選擇粉煤加壓氣化、變換、甲醇洗、液氨洗凈化及卡薩利低壓合成技術生產合成氨,采用五環院的二氧化碳氣提工藝生產尿素。興安盟及毗鄰的東北地區地處平原地帶,地勢坦蕩,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黑土面積廣大,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適宜農業耕作,所以被稱為祖國的“北大倉”。但這里卻缺少規模化的化肥企業,集團在這里投資建設一個化肥項目,可謂順天時,合地利,多人和。記者專門采訪了興安盟博源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飛鳴,聽一聽雷飛鳴總經理對項目的介紹。
記者:請您談一談公司化肥項目的進展?
雷飛鳴:這個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簡稱30/52化肥項目,項目總投資36.5億元。項目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建設,2014年具備鍋爐點火條件,2015年9月份具備出試車條件。今年工程量大,任務重,各方面條件具備的話,工程推進的力度就大。在興安盟施工,和其他地方施工還是有所區別的,興安盟冬季寒冷,低溫天氣長,施工期在4月初至10月初,基本為6個月。資金要提前安排,才能更好發揮作用。現場主體設備的基礎基本上做完了,在此基礎上,明年要為設備大量的安裝做好準備。但這也要趕時間,趕進度,本地9月底10月初上凍,此時風也大了,風大了安裝大型設備的風險也大。我們要利用優勢,樹立信心,推進項目進度。項目控制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藝上,看工藝合理不合理;一方面是進度上,項目進度和費用控制有很大關系。另外要高度重視建設工程質量,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在人員的問題上,現在缺的是中層人員,要提前統籌安排。我們本著辦好事情的原則,把錢使用在刀刃上,把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經過幾年的努力,項目建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從這個項目的工藝流程來說,是用煤造氣生產化肥,國內的工藝比較多,從6、7種工藝中選,最后選了中國航天爐粉煤加壓氣化等工藝流程。中國航天爐經過論證,比較適合于我們項目。最大的難點是氣化部分,合成、尿素、空分等,工藝、設備都比較成熟。對于這個項目來說,一是整體工藝比較可靠;二是費用控制方面,雖然我們可控的東西很少,但我們在招標費、建安費等上還是控制得很好。三是因為種種原因,有些設備放長了,造成工程造價的升高;四是因為這里是不發達地區,也比較偏遠,招聘人員的難度要大一些。項目建設,一些流程、步驟是固定的,如水、煤、電力、環境等,可控的部分相對較少。我們的優勢是離市場近,水資源優勢明顯。
記者:現在是項目建設期,您能不能談一談項目建設感想?
雷飛鳴:項目建設開始到現在,從集團的高層領導,到各級管理人員,對我們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我在此表示感謝!集團想盡一切辦法支持我們,博大實地公司為我們的員工提供培訓服務,這些都推進了項目建設進度。總結幾年來的工作,我們要克服項目建設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項目建設中的積極因素,真抓實干,盡心盡力,推進化肥項目建成試車。我們所有項目建設人員,雖然離家在外,但要不辱使命,不辭勞苦,盡快把項目建成,對集團、對股東有一個交待。
記者:您能不能就戴連榮主席在今年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談一談對管理的頂層設計、私企管理模式、標準化管理、資源共享等的看法,以及如何結合自身工作進行落實?
雷飛鳴:戴主席在年初的工作會議上,談了私企管理模式,對我們項目來說,首先要整體思路上清楚,要為企業著想,節省投資,人員精干化。思路明確了,工藝布局確定了,安裝的質量前提保證了,接下來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做企業就和一家人過日子一樣,要從細處來。公司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都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實實在在投身到項目上,用一顆公心做事,不要造成返工和浪費。標準化管理,就是什么東西都要定下程序,要按照程序進行。標準化管理作為一種模式,要誰管理誰負責,一直負責到底。比如說定制設備,要先審圖,后定做。資源共享,這也和私企模式相配套,集團投資30/52化肥項目,項目部所有人員要全力以赴投入。從我們自身工作方面,要積極利用各種資源,也要和兄弟企業共享資源,全力推進項目的建設。
記者:賀占海總裁的年度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攻堅、突破、調整、增效、提升、責任”十二字工作方針,談談本公司如何落實?
雷飛鳴:從項目建設自身來說,攻堅的東西,一是技術,二是資金,有了技術沒錢,有了錢沒技術都不行。突破既有管理上的,也有質量上的,我們要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抓工期,保質量。調整、增效,對于我們項目來說,設備進來,要充分把握吊裝的時間,不要造成浪費。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管理要到位,采購要委托兩到三家代理商,我們給定原則,按照標準去操作,避免人為行為、人為因素。讓我們自己做,一是沒有那么多人,二是專業化不夠。做好這個項目,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這些人在博源工作了許多年,對博源文化是認同的,發自內心想把這個項目搞好。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選擇了博源集團,從青年干到了現在,對企業確實有感情。對企業認同,對集團的企業文化認同,在工作中有擔當,不出現大的過失、弊端,那就是責任。30/52化肥項目部成立以來,2011年是20多人,員工招聘過兩次,到現在50多人。小青年來了后,要給他們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在這個崗位能干,在那個崗位也能干,讓新員工的知識、經驗不斷積累。現在大家都比較認真、敬業,都在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工作,工作做得比較到位。
記者:戴主席多次談到學習問題,請您就如何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等方面,談談體會和想法?
雷飛鳴:從項目規劃到現在,我們一直注重對學習的強調。項目工序多,學習的角度要有不同側重點;項目的人員結構不一樣,組織過專題學習,也進行過專門的培訓。隨著項目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強人員的培訓,員工了解的知識越多,出現的問題就越少。除了理論上學習,還要注重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特別是工藝流程和現場管理上,要下大力氣培訓。要讓員工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不但要從心里認同,還要從考核的角度強化。學習要經常化,使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動力。
記者手記:“興安盟最大的優勢是水資源豐富,發展煤化工用水量大,在這里每個旗縣都有水庫,這是興安盟煤化工發展的優勢。”記者見到集團副總裁、興安博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亮,楊總開門見山,平緩的語速里流露著堅定和自信。
項目建設地雖然遠離鄂爾多斯,許多人背井離鄉,來到了這里,但大家把興安盟的項目當成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每一個博源的建設者來到這里,都帶著一腔熱血,一股豪情,他們斗酷暑,戰嚴寒,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對博源事業的熱愛。無論是聘請的老專家,還是新入職的大學生,都風風火火,充滿激情,用心抒寫事業征程。
在興安博源投資有限公司的工作匯報里有一句話——“工作態度決定一切”。如何正確看待困難和問題,衡量的是我們的工作態度;能不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衡量的是我們的工作能力。他們不經意間寫出的,是他們的創業心路和拼搏精神。再次向創業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