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喜梅副總裁在中國氮肥和甲醇技術大會上闡述博源的綠色化工之路
時間:2015-07-20 21:25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6024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是2015年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的主題,也成為為期三天的大會上專家、企業家熱議的話題。
7月16日的開幕大會上,中國氮肥、甲醇行業的重量級專家、企業家會聚在博源集團博源豪生大酒店金色大廳,探討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路徑和對策。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來了,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來了,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國儉也來了,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博源集團等120家企業負責人也來了。
在此次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專家,各科研單位、企業代表20多人就氮肥、甲醇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作了深入地探討和分析,分享了各自的行業技術優勢、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及在綠色化工方面做出的努力與嘗試。博源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丁喜梅代表博源集團作了題為《深耕天然堿、立足煤資源、實現可循環》的技術報告。
丁喜梅在報告中向大家介紹了博源集團氮肥、甲醇行業發展的基本狀況,重點對納林河工業園區的“鹽堿煤基產品多聯產循環低碳化工項目”的產業鏈特點進行了詳盡介紹:一是促成產業聯動、實現產業循環。二是促成產業升級,就地轉化區域內富集的甲醇,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煤炭富集地建設大型煤炭低溫熱解、煤制油項目、煤經乙二醇制燃油添加劑項目,緩解國家原油供應緊張的局面,保障能源安全;采用乙烯法制PVC,替代電石乙炔法工藝,解決汞污染問題,推進PVC行業可持續發展;打造“煤—合成氨—多元肥(尿素、硫胺、氯化銨)”產業鏈,實現化肥產業集約化、大型化。三是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
丁喜梅副總裁介紹,“鹽堿煤基產品多聯產循環低碳化工項目” 是博源集團傾力打造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的亮點在于以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來實現“綠色發展”:即通過熱電聯產裝置、煤矸石和煤泥作燃料;煤化工過程中產生的CO2收集再利用;高濃鹽水和煤礦井田疏干水(經膜處理)用于采集鹽鹵進行聯堿生產;熱電站外排灰渣、煤化工廢渣收集用于建設水泥項目等手段,減輕了原煤開采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廢氣”二氧化碳實現大幅減排,煤化工“廢渣”、“廢水”高濃鹽水得以處理再利用。她說,鹽堿煤基產品多聯產化工項目的實施,每年可回收煤化工外排的高純度二氧化碳12.32億立方米;高濃鹽水全部實現回收利用,同時,該部分廢水(約1500萬立方米/年)冷凝后回用于熱電聯產項目和化工項目,極大地節約了新鮮水的使用;每年回收低熱值煤614萬噸,實現“三廢”變廢為寶,能源梯級利用。通過上述項目的建設,實現化肥產品系列化,塑料工業產品多元化,純堿產品綠色化,最終實現煤基化工、鹽化工、堿化工的有機結合,達到多聯產和綠色化工的目標。
會議期間,丁喜梅副總裁接受了鄂爾多斯電視臺采訪,她在談到本次大會“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主題時說:“環保問題是涉及子孫后代生存的大事,不斷提升環保理念、實現綠色化工是企業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而我們博源集團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正是踐行‘循環經濟、綠色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