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審計整改
時間:2012-05-08 16:08 來源:博源集團近年來,隨著內部審計工作的深入開展,管理層和員工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期望越來越高,審計揭示問題的糾正和整改情況也越來越受關注。審計整改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內在要求,是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重要體現。內部審計的目的是為組織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而審計整改是幫助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各被審計單位和部門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強化整改,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種減值風險,控制漏洞,治理缺陷,另一方面還可以將這些有價值的審計信息作用于單位的經營管理內部控制活動,從而創造出超出預期價值的價值。審計整改是審計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共同責任。
一、內部審計整改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一些被審計單位和審計人員對審計整改意識弱化甚至缺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不徹底,屢查屢犯、屢禁不止的問題時有發生。在實踐中,有的審計對象認為審計報告送達后,此項審計工作已經結束,認識不到位,未將審計整改放在重要位置;內部審計部門與被審計對象都在同一單位,有礙于熟人、朋友、同事的情面,怕得罪人,有畏難情緒。有的被審計部門或個人表面上贊同審計的意見或建議并承諾予以整改,但事實上卻對審計整改的事項拖延、推諉、目前,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常有滯后現象,不能發揮為組織部門選拔干部提供依據的作用,這種客觀事實更加弱化了被審計對象執行整改的意識。
2.審計對問題的責任追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業務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抵觸情緒。某些業務部門的干部職工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內部審計部門的檢查就是在查問題、找麻煩。建立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制度后,審計披露的問題會影響部門和個人的評價和考核,嚴重的還會受到行政處分,做出經濟賠償。同時,在組織實施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的過程中,有些規章制度可以理解得不夠到位、提出的意見建議有時不夠準確,很自然的會使部分干部職工對內部審計部門的檢查不支持、不配合,增加審計整改的難度。
3、內部審計人員缺乏開展責任追究所必需的業務能力。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工作關系到被審計者的評價和考核,涉及行政管理體制、干部人事制度、紀檢監察制度等,是一項政策性強、對業務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一方面應該對業務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明白問題發生的來龍去脈,能夠確定應該負主要責任的關鍵環節;另一方面應該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熟悉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內部管理規定,能夠按照相關規定提出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處罰意見。盡管近年內部審計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新的提高,但是與現代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相對照,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4、對內部審計整改的標準和效果缺乏評判依據。實踐中,對審計整改不到位或走過場的單位、部門,缺乏相應的處理手段,沒有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對未嚴格執行審計建議或決定的被審計部門,有指導督辦的責任,卻無法作出處理或者提請做出強制執行的權力,整改的決定權仍在被審計部門手中。
5、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督促審計整改的機制尚未形成。在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審計整改工作重視不夠,認識不深,整改程序不順,效率不高,內部審計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和交流有待加強。督促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整改不僅僅是審計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共同責任,還應該包括被審計單位的主管部門、財務、人力資源、資產管理等部門的參與及協調配合,使審計整改的力度和深度不斷加強。
二、加強內部審計整改工作的措施
1.改變觀念,提高審計整改的自覺性。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要提高認識,將違規問題糾正、管理問責與督促被審計單位審計整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內部審計部門應注重服務和幫助業務部門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使其意識到審計工作是管理層何業務部門的風險管理者,從而提高審計整改責任制,建立財務部門、業務部門、管理部門等參加審計整改機制。提高單位各級領導和職工對審計整改工作的認識,為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要不斷健全完善審計整改督辦機制。在審計中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要進行適度的參與,發揮職責賦予的檢查、評價、建議和報告的權力。被審計單位要逐級落實整改責任,限期抓好整改。業務管理部門要以問題整改為契機,從制度上對違規違紀行為予以約束,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要加大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建立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加大內部審計問責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工作,對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的相關責任人要嚴肅處理,并把它作為衡量整改工作是否符合標準的重要內容;要建立審計整改責任移交制度,實施審計整改工作激勵獎懲機制,提高審計整改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3.提高審計意見或建議的操作性。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與體現。內部審計部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在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認定和提出處理建議的過程中盡量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保證審計發現問題責任落實和追究的公平、公正、實事求是。提出的審計意見和建議要針對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切實可行。內部審計部門要深化對審計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力度,嚴格落實審計建議的時限,細化整改的相關內容,制定整改任務進度表,增強被審計單位對整改跟蹤的信心和操作性。
4、公告審計整改結果推動審計整改。審計整改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在公告審計結果的同時,適度公開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整改情況,是推動審計整改的有效途徑。可以借鑒政府審計結果公告的做法,嘗試在一定范圍內逐步推行審計結果以及后續整改進度的公告制度??梢韵葘Ρ粚徲媶挝粓绦袑徲嬚牡那闆r進行分類匯總,再以情況通報或者簡報等方式向內部公眾公告。這樣做既滿足公眾知情權、有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也增強了審計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特別是對那些整改不徹底的單位公告于眾,接受輿論的監督,有利于促進被審計單位認真整改。
5、開展審計回訪和后續審計。這樣做有利于了解被審計單位整改措施是否得當、效果是否顯著,確保審計成果的落實。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在審計報告送達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對被審計部門或個人進行定期審計回訪,如發現被審計對象未執行審計整改的,應究其原因,并督促其落實。同時,積極對被審計部門或對象進行“幫促”工作,幫助他們加強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對整改效果明顯的部門或個人可以通報表揚,對整改不到位的要認真做好督促工作直至通報批評和處理,以提高審計權威,確保審計目標的實現。
集團審計督查審計部 邢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