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專稿:淺談信息數據標準化工作
時間:2013-11-11 11:57 來源:博源集團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為衡量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企業標準化工作是企業信息化的基礎和前提,在企業資源的采集、處理、交換等方面,迫切需要標準化進行規范、協調和統一。隨著信息系統在企業推廣實施規模的不斷擴大,應用系統相互之間的上傳下達、信息共享、集成整合、協同工作也越來越多,信息數據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整合并規范業務流程,構建一整套管理思想架構。
企業的運作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來完成,這種協調應該有標準,這就是業務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流程的嚴格執行,須建立在一個統一的信息化制度中,信息化制度實際應用中依靠的是規范好的標準化軟件,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體化協同辦公軟件。軟件必須把企業的一整套管理思想與管理標準融入其中,能夠確保工作不會偏離標準化軌道。任何人在實際工作中,都不能脫離這個軟件進行工作,確保了各項工作按設定的流程與標準實施。所以,標準化與信息化是管理思想與實際操作的關系。只有在信息化的平臺基礎上,標準化才能得到充分與完全的落實。
二、制定并貫徹工作標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標準化體系。
在整合規范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對每一個節點進行系統梳理,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標準化體系,使每一個崗位、每一個部門都有可對照的工作標準,確保工作質量。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在崗位職責指定與管理過程中,應清晰描述崗位和崗位之間的關系、業務和業務之間的協作關系、流程和流程之間的互動關系,清晰展現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信息系統軟件開發提供全面準確的業務支持。
三、科學并完善數據編碼,建立一整套企業信息系統。
應不斷完善數據標準化體系數據編碼,它是建立企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也是關系到信息系統整體效果和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中,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分析企業數據類別,另一方面要借助系統規劃和業務流程優化思想,梳理各部分的業務流程,自下而上提取基礎數據。一般情況下,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應采取漸進式的策略,數據標準化進程與信息化項目建設進程同步,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堅持標準化原則,以支持企業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與各子系統的整合,實現速度與標準并重,同時確保數據標準的實用性,防止數據標準化流于形式。
四、規劃并集成信息數據共享,解決企業“信息孤島”。
信息標準化是研究、制定和推廣應用統一的信息分類分級、記錄格式及其轉換、編碼等技術標準的過程。利于實現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信息系統間的信息共享和系統兼容,達到解決“信息孤島”的根本目的。信息的標準化能夠減少由于單證格式及編碼不統一,造成的數據和單證多次錄入,導致的高成本、高出錯率等問題。實現信息標準化的過程就是信息整合的過程,也是不同信息管理系統之間數據交換和互操作的基礎。
五、在信息系統項目開發、管理過程中嚴格落實標準化工作
在信息系統項目開發、管理過程中嚴格落實標準化工作信息系統集成是一項具有知識密集、資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點的系統工程,信息系統項目中的需求調研、立項、招標、實施、驗收、維護等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相關的政策制度進行。
1、信息指標體系標準化。信息指標體系是指一定范圍內所有信息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組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在管理層次和管理部門眾多的情況下,只有統一和規范指標體系,才能使各系統和各個層次開發和實施的信息系統能夠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兼容與共享。
2、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化。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化主要指在系統開發中遵守統一的系統設計規范、程序開發規范和項目管理規范。系統設計規范規定字段、數據庫、程序和文檔的命名規則及編制方法,以及應用程序界面的標準和風格等。程序開發規范要對應用程序的模塊劃分、標準程序流程的編寫、對象或變量命名、數據校驗及出錯處理等作出規定。項目管理規范規定項目開發過程中各類問題的處理規范和修改規則、文檔的編寫維護。在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守軟件工程的設計規范,實現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化。
3、信息交換接口標準化。不同行業的應用系統一般都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硬件平臺和網絡環境下開發與運行的,容易出現數據不一致的現象。信息系統建設水平與接口的標準化密切相關,接口標準化已成為企業信息數據標準化的重要一環。
標準化和信息化是企業的兩大工程。標準化可以提升信息化的建設水平,信息化可以推動標準化的前進。業務標準化、信息數據標準化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直接影響信息化成敗的重要因素。只有管好數據、用好數據,保證數據的唯一性、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才能使信息系統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