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煤化工產業政策十年回顧
時間:2014-05-16 11:23 來源:博源集團2013年3月以來,沉寂了多年的煤化工項目審批工作悄然啟動。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已經有包括中海油山西大同40億立方米/年、中電投新疆霍城60億立方米/年等15個煤制天然氣項目,貴州織金60萬噸/年中石化MTO、中煤集團陜西榆林60萬噸/年DMTO等6個煤制烯烴項目,以及潞安集團150萬噸/年、伊泰集團200萬噸/年2個煤間接制油等23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另有包括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間接制油在內的數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最終核準。
眾多項目密集被放行,令業內興奮不已,不少人認為,禁限多年的煤化工項目審批終于開閘放水了,煤化工將在政策支持下迎來發展黃金期。但也有專家提醒,業內的臆測顯然有些一廂情愿,國家政策可能并未對煤化工真正松綁。
十年(2005年-2014年)產業政策回顧
2005年6月7日,《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發改委要制定規劃,完善政策,組織建設示范工程,穩步實施煤炭液化、氣化工程。
2006年2月9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則明確,潔凈煤技術和煤炭綜合利用等計劃將得到科技部重點支持和推廣。
2006年7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快焦炭和電石行業結構調整,積極采用先進煤氣化技術改造以間歇氣化技術為主的化肥行業,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
2008年9月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除神華集團在內蒙古和寧夏的兩個示范項目外,其他煤制油項目一律叫停。
2009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今后3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試點項目。
2011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在國家相關規劃出臺之前,暫停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焦炭、電石項目;加快淘汰焦炭、電石落后產能。在新的核準目錄出臺之前,禁止建設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項目。上述標準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轉化項目,須報經國家發改委核準。
由于項目審批權統一上繳至國家發改委,以致眾多此前擬化整為零獲批的煤化工項目,不得不爭搶進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因為只有進入這個規劃,才有望得到國家發改委核準。然而,這個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審議、原計劃于2012年年底發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時至今日也未見發布。
有專家和媒體稱“國家鼓勵五大新型煤化工發展”的同時還表示,隨著《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建設規劃》等政策文件的公布,現代煤化工獲得了政策上的支持與鼓勵。
2013年1月1日發布的《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除用較大篇幅要求加快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大力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外,對煤化工進行了這樣的描述:總結現有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經驗,按照能量梯級利用、節水降耗、綠色低碳等要求,完善核心技術和工藝路線,穩步開展升級示范。
2014年1月13日,國家能源局2014年全國能源會議上明確表態,按照最嚴格的能效和環保標準,積極穩妥地推進煤制氣、煤制油產業化示范,鼓勵煤分質利用,促進自主技術研發應用和裝備國產化。
2013年3月以來,沉寂了多年的煤化工項目審批工作悄然啟動。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已經有包括中海油山西大同40億立方米/年、中電投新疆霍城60億立方米/年等15個煤制天然氣項目,貴州織金60萬噸/年中石化MTO、中煤集團陜西榆林60萬噸/年DMTO等6個煤制烯烴項目,以及潞安集團150萬噸/年、伊泰集團200萬噸/年2個煤間接制油等23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另有包括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間接制油在內的數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最終核準。
眾多項目密集被放行,令業內興奮不已,不少人認為,禁限多年的煤化工項目審批終于開閘放水了,煤化工將在政策支持下迎來發展黃金期。但也有專家提醒,業內的臆測顯然有些一廂情愿,國家政策可能并未對煤化工真正松綁。
十年(2005年-2014年)產業政策回顧
2005年6月7日,《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發改委要制定規劃,完善政策,組織建設示范工程,穩步實施煤炭液化、氣化工程。
2006年2月9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則明確,潔凈煤技術和煤炭綜合利用等計劃將得到科技部重點支持和推廣。
2006年7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快焦炭和電石行業結構調整,積極采用先進煤氣化技術改造以間歇氣化技術為主的化肥行業,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
2008年9月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除神華集團在內蒙古和寧夏的兩個示范項目外,其他煤制油項目一律叫停。
2009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今后3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試點項目。
2011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在國家相關規劃出臺之前,暫停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焦炭、電石項目;加快淘汰焦炭、電石落后產能。在新的核準目錄出臺之前,禁止建設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項目。上述標準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轉化項目,須報經國家發改委核準。
由于項目審批權統一上繳至國家發改委,以致眾多此前擬化整為零獲批的煤化工項目,不得不爭搶進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因為只有進入這個規劃,才有望得到國家發改委核準。然而,這個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審議、原計劃于2012年年底發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時至今日也未見發布。
有專家和媒體稱“國家鼓勵五大新型煤化工發展”的同時還表示,隨著《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建設規劃》等政策文件的公布,現代煤化工獲得了政策上的支持與鼓勵。
2013年1月1日發布的《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除用較大篇幅要求加快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大力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外,對煤化工進行了這樣的描述:總結現有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經驗,按照能量梯級利用、節水降耗、綠色低碳等要求,完善核心技術和工藝路線,穩步開展升級示范。
2014年1月13日,國家能源局2014年全國能源會議上明確表態,按照最嚴格的能效和環保標準,積極穩妥地推進煤制氣、煤制油產業化示范,鼓勵煤分質利用,促進自主技術研發應用和裝備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