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出孝子過時了,現在家長們要改改暴脾氣!
時間:2016-04-21 11:05 來源:博源集團
分享:
中國式育兒中最常出現“棒打出孝子”、“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小孩子必須乖乖聽話”等錯誤的育兒觀念,教育就是一場戰斗,一方是父母孩子和教育者,對手則是懶惰,自以為是、無知、自私和貪欲。
育兒專家蘭海說:“我比較反對“打”的教育方式,孩子看到生氣就會‘打’的父母,只會學到用‘打’來解決問題。”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基礎,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聆聽孩子的想法,并教會他正確的處事方式。有時候,家長真得改改自己的暴脾氣。”
暴力育兒側面反映出的是中國家長過度掌控孩子的問題。為了孩子的成長,家庭需要規則,但家庭規則是針對家庭所有成員制定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孩子能力,保護孩子,指導、限制和要求孩子行為所制定的所有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要求,不是父母掌控孩子的手段。家庭規則一定是始于愛的,有了愛就有尊重,有了愛,就有了發展。
暴力育兒有時候不僅體現在“打”,家長過度干預孩子則是一種軟暴力。育兒專家蘭海說:“我曾經就遇到一個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在母親過多的干預下,反而讓雙胞胎兄弟之間產生隔閡,母子之間產生誤解。對于孩子的行為,我們應當去描述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做解讀。”當孩子剛拿起一杯水,下一個動作還沒有做,你就先說‘你拿這杯水是要給誰喝對嗎?’這樣是不對的,我們需要給孩子空間。作為母親要信任孩子,相信他能做好。
家庭中的親子關系最好的模式是像是朋友一樣相處,最不好的應該是主仆或者是上司和下屬的關系,家長總是高高在上的發號命令。
有時候,父母需要對抗自己的擔憂、焦慮、急切,一旦你們扛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一個更加獨立,自信的孩子。(內容整理自安徽衛視《超級育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