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書信有關的日子
時間:2018-08-13 11:37 來源:中源化學公司制造中心--高艷
分享:
隨著科技的愈發先進,微信、QQ,電子郵件的方便快捷,使書信已很少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前一段《朗讀者》的第二季在央視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作為最忠實的觀眾,當然不容錯過。第二季中的嘉賓袁泉的亮相讓我驚艷,41歲的她,詩詞在口,淺笑盈盈,雙眸依然一如少女般的靈動。她出生于湖北荊州一個普通家庭,11歲那年,參加了中國戲曲學院的選拔比賽,憑借絕佳表演天賦和舞臺經驗,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入場券”。這就意味著,當同齡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袁泉已開啟了“北漂”人生。那些年,她將勇敢寫在臉上,將辛苦深藏心底,用筆尖流淌的家書,書寫對親人美好的思念。
當我看到袁泉在節目中展示書信時,除了羨慕,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學時代。那時候,一有空閑時間,我便會攤開精心挑選的信紙,將所有的情緒都傾注筆端,日常的瑣事、生活的趣聞、新交的朋友,都會寫給家人,寫給分割兩地的發小,同學。寫信成為我們最好的交流感情、心得、見解的方式,成為感情寄托的唯一途徑。
現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插著雞毛的絕密信也只能出現在電影里。然而在通信如此便捷的信息時代,我依然固執的喜歡并向往古老的書信。喜歡它一筆一畫的認真,喜歡它天南地北的郵票,喜歡它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情愫。有時候細細翻看大學時代泛黃的舊信件,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以前那些寫信的日子以及那些與信有關的故事,仿佛又一個一個地出現在我眼前,清晰明朗,并且鮮活起來。
那是風雨不蝕的記憶,那是刻骨銘心的情懷,既充實著我的人生,又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上一條:鳥不想和夕陽說再見(外一首)
下一條:平凡中的不平凡